在最新一期的《企业家》杂志上,美邦集团副总裁王会玲受邀参与采访,就如何让飞行成为大众消费为主题进行了深度解说。同时也对当前通航运营企业存在哪些发展瓶颈?如何落实核心任务?未来集团在低空经济发展方向怎样定位?进行了阐述分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进入低空经济赛道前应了解行业逻辑
《企业家》:当前,地方政府和投资机构掀起了低空经济热,作为在通航赛道打拼多年的企业家,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王会玲:低空经济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场景。2024年有 26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发展低空经济,体现了各方对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的殷切期待。
一个赛道拥有高热度是好事,但我觉得在“热”的同时还需要冷静、理性地看待。毕竟飞行航空器是具有高技术和高复杂性的产品,而现在非常了解航空的人并不是很多,包括一些投资机构。出现这样一个高热度的赛道,对于不具备行业背景的投资机构而言,投资低空经济前从技术或产业层面充分了解行业逻辑,有助于制定适合的投资策略和方案。
《企业家》:作为通航运营企业,在您看来,当前制约通用航空运营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哪些?
王会玲:国内的通航要实现良性发展,需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扫除认知障碍。很多人对通航的理解并不深刻,没有拿到打开通航这扇大门的钥匙。很多情况下,通航被定义为少数高端人群的奢侈品、体育用品、抢险救灾用品,这曲解了通航的正确定义。通航是“短途交通运输的客流和物流体系”,应该是发展低空通航的主攻方向,只有从这个定义出发,使通航成为像使用轿车一样的大众消费行为,才可能造就一个好的产业生态,低空经济才有发展前途。
二是低空空域有待进一步开放。众所周知,通航的前提是低空空域开放,空域不开放,生产的通用飞机就无法起飞。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低空领域是开放的。以美国为例,3000米以下空域完全开放,这让通航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低空开放在于实现“点到点低空飞行的常态化”。只有当“点到点低空飞行”成为常态,才能推动通航产业的发展。好比地面交通,如果我们想从点A开车到点B,却没有一个常态化的高速公路开放,那么汽车行业就无法得到发展。相信大家已关注到去年国内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国家对于低空开放的信号非常明确,对未来我国低空空域资源的使用便利性进行了制度性安排,如果正式颁布,将为低空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是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比如通航机场建设等。最关键的还是将前面两个问题解决好。
未来应急救援和空中游览发展前景较大
《企业家》:贵司有航空应急救援、农林飞防、空中游览、航空研学四大核心通航业务,未来发展空间最大的是哪一块?除了这四大核心业务,还有新的战略性增长点吗?
王会玲:我认为在运营板块的四大核心业务中,航空应急救援和空中游览的发展前景比较大,空中游览是让飞行成为大众消费的抓手之一,这是我们着力培育的市场。另外,在通航产业中,飞行是基础,维修是保障,对直升机进行维护和修理,以确保飞行安全,是飞机使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随着我国直升机行业的迅猛发展,作为通航产业发展中后端的维修服务必将成为公司新的战略性增长点。
据了解,直升机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12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500亿元,增长幅度为108.3%;中国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将逐年扩大,2022年中国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为1037架,按照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民用直升机行业发展情况,预计到2027年,中国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将达到1449架;到2032年,机队规模将超过2000架。通过这些数字,可以很直观看出中国直升机市场需求确实很大,其飞行保障维修将是未来20年最大的市场,占整个直升机航空服务市场的80%以上。
对于我们而言,这既是战略性机遇也是挑战。深入研究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提升直升机核心部件深度维修能力,提高以维修方案、质量管理、技能培训为标志的维修工程管理能力,不断积累工程设计能力要求高、附加值较高的项目的维修经验,缩小国际差距,将成为我们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力点和落脚点。
《企业家》:飞行运营企业最核心的任务是保障飞行安全,贵司自成立以来在飞行安全方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纪录,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王会玲:安全是保障飞行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之一。保障飞行安全主要得益于在“敬畏规章、作风优良和高标准航空维修服务保障”三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强化遵章守制意识。规章是安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高度统一,飞行员敬畏规章就如同给飞行系上“安全带”,它是民航工作的“红线”,体现了民航业的运行规律。我们深知,规章都是在血与泪的经验教训中不断总结完善出来的,是与时俱进的行为操守、规范指南,执行规章不得心存侥幸。这种意识已深深扎根在每一位通航从业人员的心中。
二是通过深化作风建设,把规章外在的强制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使从业人员真正做到按章操作、按手册运行。在作风建设方面,我们始终从“严”“谨”二字抓起。“严”在不折不扣、原原本本地执行规章制度上,“严”在按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操作上,“严”在责任、飞行作风、纪律上。“严”是爱,“松”是害,绝不能松散懈怠,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谨”就是把规章、手册认真落实到飞行前、中、后的各个环节中,如签到酒测、穿衣戴帽、证件装具、绕机检查、驾舱准备、飞行运行、关键阶段,包括航后讲评、驻外管理等环节,公司对此有非常明确的程序和要求。
三是拥有一支强大的维修保障团队,这是确保安全飞行最关键的因素。作为民航局145部独立维修单位,我们通过了民航局在“人、软件、硬件”三大要素内容方面的高标准审核,航空维修设备专业齐全,航材储备充足,每一位工程师都拥有多年航空维修实战经验,最大限度确保每一架次飞行器的安全起落,不放行任何一架有安全风险的航空器,保证航空器适航飞行。
基于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确定企业发展定位
《企业家》:贵司注重研究国内外通航产业发展情况,您怎么看通航产业发展趋势?另外,针对这个趋势,你们对未来发展有何打算?
王会玲:“十四五”以来,我国通航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在通航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通航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航产业对服务国民经济和不断提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与国民消费水平具有重要价值。尤其随着通用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通航运营环境的持续改善,使得通航产业正逐步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无人机、eVTOL、飞行汽车、UAM 为代表的“新通航”成为我国通航发展的最大亮点。无论是农业植保、巡线巡查、工业吊装等作业领域,还是应急救援、紧急投送、通信中继等民生保障领域,新型航空器的作用日益显现,“传统航空器+人工智能+新能源”的完美结合,必将带来通航技术与产品的革命性发展。
发展低空经济,最重要的就是清楚市场需求,不能再走发展通航的老路,也就是普遍存在的供给和需求脱节的问题。未来公司的发展,一定是基于充分梳理市场需求,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完善通航发展必备的条件,最终确定自身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的具体定位,进而进行差异化的产业布局,避免“三国争霸”的竞争局面。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支柱之一的通航运营企业,我们将瞄准“通航运营为牵引、通航维修为重点”的发展目标,以通航飞行活动为核心,完善通航市场运营、综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务等全产业链,着眼低空经济新增长点,在通航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和“维修能力保障”两方面持续发力并形成聚集效应。
电话:0371-55056818/5595 8100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心怡路319号易元国际B座19楼21-28
COPYRIGHT © 2010-2020 美和众邦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508093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