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蝉鸣织成声网,阳光透过厂房天窗洒下斑驳光影,焊装车间里机械轰鸣声暂时停歇。这是某新能源车企全年唯一的改造升级窗口,仅有的12天。
当项目负责人彭经理第一次走进施工区域时,心头骤然一沉,坦言道:“刚接到任务时,大家心里都没底。”在这转瞬即逝的288小时里,甲佳智能项目攻坚团队需完成三座立体库的改造:拆除旧设备,安装智能堆垛系统,并让新旧设备在统一调度指令下无缝协同。时间刻度将此刻的压力具象化。
01•迎难而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改造任务
项目团队成员抵达现场时,面前的难题远超预期。施工作业面积受限,大型机械进场需先拆除旧设备,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影响现有产线。新旧设备需在同一调度系统下协同,而旧设备存在的硬件更换、电气程序兼容性不足等问题,都可能对项目推进造成影响。更棘手的是,所有改造必须在 12 天的停产窗口期内完成。 这意味着旧设备拆除、新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一系列工作要在常规工期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落地。这在行业内,无疑是一场极具挑战性的硬仗。
首日拆除旧货架时,因场地限制只能单件拆解,三天过去才清空一个库区。望着被压缩近30%的剩余工期,装配张主管说:“按常规流程走,注定失败。”团队连夜复盘,果断调整策略。
02• 团队亮剑: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
面对 "不可能"的挑战,团队以专业与协作撕开突破口!公司层面的快速响应是攻坚的坚实后盾,更藏着对一线团队的细腻关怀。
项目启动之初,公司便迅速联动各部门领导开展跨部门紧急协作,将本项目的实施优先级大幅提升,确保人员优先分配,全力支持项目推进。提前为团队考虑高强度作战需求,备足能量补给,设定灵活调休机制,用妥帖关怀消解疲惫,让高强度工作有了柔软的支撑。
分兵作战、抢占时间成为首要策略。项目组将两个库区的改造任务拆分,软件、研发、装配人员各成两组同步推进,形成 "双线并行" 的攻坚节奏。当第一个库区拆除耗时超出预期时,团队立刻调整方案,采用整体拆卸法减少工作量,同时向客户特殊申请吊装拆卸作业延时,通过延长作业时间抢回进度。同时,在拆卸过程中同步规划新设备安装路径,为后续安装提前创造有利条件,加快了剩余库区的拆除效率,为新设备安装节省关键时间,让整体进度逐步回归正轨。
针对新旧设备共用调度系统的核心难点,团队先在第一个库区完成程序磨合,记录多处设备的运行参数偏差,形成标准化调试手册后同步应用到第二个库区。
攻坚时刻,前后方联动迸发惊人合力。测试团队远程支援程序兼容性排查,研发部连夜优化调度算法。当老设备程序突发兼容漏洞,后方测试团队凌晨三点紧急视频连线,半小时内输出修改方案,最终实现双机调度稳定运行。
正是这样的专业沉淀与协作韧性,让 "不可能" 的挑战终成 "已完成"。
03•攻坚成果:用数据书写实力
当最后一台堆垛机驶入立体库位时,众人双手击掌相庆的瞬间,宣告着这场攻坚战役的最终胜利。当设备高效运转的嗡鸣,正是对这场攻坚最好的褒奖!"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只要团队拧成一股绳,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项目负责人彭经理谈及团队凝聚力时,深有感触。
每一次攻坚都是对初心的淬炼,每一份坚持都在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回望这场与时间赛跑、与难题博弈的攻坚项目,甲佳智能团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原计划10天的双库安装,6天完成;常规需7天的单库调试,压缩至4天。这组数据背后,是装配实施员攀爬设备,校准毫米级精度的专注;是技术工程师扎根项目现场,昼夜攻克调试难关的韧劲;是项目管理者紧攥进度表,电话沟通到深夜的坚持。他们用行动诠释了 “拼搏、担当、协作” 的精神内核。
未来,甲佳智能将带着这份拼劲与匠心,在助力客户发展的赛道上持续前行,以初心践行着“服务客户”的不变承诺,跑出更多精彩!
电话:0371-55056818/5595 8100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心怡路319号易元国际B座19楼21-28
COPYRIGHT © 2010-2020 美和众邦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5080932号-2